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根基。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我們要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深入做好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工作,虛心向群眾學習,誠心接受群眾監(jiān)督,始終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要從人民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論黨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13-14頁
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最重要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這個核心問題。
《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7日-11日)
我們講宗旨,講了很多話,但說到底還是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中央的考慮,是要為人民做事。各級干部也不能眼睛總是向上。任何事情都要向上看看,向下看看。要經常問問自己,我們是不是在忙著與黨的根本宗旨毫不相關的事情?有沒有一心一意在為老百姓做事情?是不是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而工作?古時候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F(xiàn)在就是要服務人民。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fā)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習近平《論“三農”工作》,中央文獻出版社2022年版,第30頁
工作作風上的問題絕對不是小事,如果不堅決糾正不良風氣,任其發(fā)展下去,就會像一座無形的墻把我們黨和人民群眾隔開,我們黨就會失去根基、失去血脈、失去力量。
《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月22日)
歷史和現(xiàn)實都告訴我們,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體現(xiàn),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也是黨發(fā)展壯大的重要原因;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決定著黨的事業(yè)的成敗。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23頁
黨要繼續(xù)經受住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就必須始終密切聯(lián)系群眾。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2013年6月18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23頁
干部長期脫離實際、脫離群眾,感情培養(yǎng)不起來,真去做群眾工作,很多事做不來。所以,很需要接地氣,接了地氣才能培養(yǎng)對群眾的感情。感情是一個非常本質的東西,不帶著感情去做接地氣的動作,就是“作秀”了。有感情的同志下基層做工作,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那是一種溫暖。這一點,老百姓心里很清楚!耙恢σ蝗~總關情”,干部帶著感情去做事,群眾感受就不一樣。對群眾的感情需要培養(yǎng)。要強化為人民服務的實踐體驗,為人民服務只作為口號不行,只在文件里批來批去也不行,一定要在身體力行的實踐中去體會它的真諦。
《在河北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講話》(2013年7月11日、12日)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zhàn)斗力的重要傳家寶。不論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yōu)槿罕姷淖杂X行動,把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
《堅持和運用好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2013年12月26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211頁
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的有效途徑,必須聚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作風建設新成效匯聚起推動改革發(fā)展的正能量。堅持和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必須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人民權益得到保障,使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只有持之以恒抓作風建設,做到一絲都不放松、一刻都不停頓,才能以優(yōu)良作風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批總結暨第二批部署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1月20日),《黨建研究》2014年第2期
這些年,我們的發(fā)展成效很顯著,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冷靜一想,是不是黨的凝聚力、群眾的向心力就同步提高了?是不是黨同人民群眾的聯(lián)系就更加密切了?事實表明,經濟發(fā)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黨同人民的聯(lián)系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有時候反而是疏遠了。我說的是不是事實?我們都有經歷,我們都是過來人,F(xiàn)在,脫離群眾的現(xiàn)象在某些方面比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更突出了。問題出在哪兒?不能不引起我們深思!我看主要是一些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了,對群眾的感情變化了,作風問題突出了。如果群眾觀點丟掉了,群眾立場站歪了,群眾路線走偏了,群眾眼里就沒有你。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34-35頁
在改革開放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我們黨脫離群眾的危險比過去大大增加,這就是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黨要經受住“四大考驗”、防止“四種危險”的目的所在。黨的十八大之后,黨中央決定雷厲風行抓作風建設,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在這里。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看不到問題和癥結所在,那危險就不遠了。
《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2014年3月18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35-36頁
作風問題核心是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馬克思主義政黨執(zhí)政后特別是長期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加強作風建設,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把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歸結到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上來,歸結到為民務實清廉上來。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4年6月30日)
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公仆,一要為公,不能有私心;二要為仆,不能有官氣。公仆對人民負責,天經地義。這種關系不能顛倒。任何黨員、干部,只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當官做老爺?shù)臋嗔Α?/span>
《在聽取蘭考縣和河南省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情況匯報時的講話》(2014年8月27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64頁
人民群眾有著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才能凝聚起眾志成城的磅礴之力。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三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
《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第151頁
全黨必須認識到,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我們黨執(zhí)政的基礎就會動搖和瓦解;同樣,如果我們讓已經初步解決的問題反彈回潮、故態(tài)復發(fā),那就會失信于民,我們黨就會面臨更大的危險。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2016年10月27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18頁
中南海要始終直通人民群眾,我們要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腦中。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須做到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民、愛民、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氣,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訴求。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維護黨中央權威》(2016年12月26日、27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50頁
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我們就要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0頁
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嚴肅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54頁
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扣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lián)系這個關鍵!八娘L”問題只是表象,根上是背離了黨性,丟掉了宗旨,F(xiàn)在基層的種種問題,很多是因為黨員、干部心里沒有群眾,不去做、不想做、不會做群眾工作,少數(shù)干部或無視群眾期盼、或不敢應對訴求,在群眾面前處于失語狀態(tài)。領導干部要破除“官本位”思想,堅決反對特權思想、特權現(xiàn)象。就像毛澤東同志當年說的:“群眾是從實踐中來選擇他們的領導工具、他們的領導者。被選的人,如果自以為了不得,不是自覺地作工具,而以為‘我是何等人物’!那就錯了!边@句擲地有聲的話,今日聽來依然振聾發(fā)聵。
《重整行裝再出發(fā),以永遠在路上的執(zhí)著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2018年1月11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22頁
人民群眾對我們擁護不擁護、支持不支持、滿意不滿意,不僅要看我們是怎么說的,更要看我們是怎么做的。實干方能興邦、實干方能強國、實干方能富民。一切不思進取、庸政怠政、明哲保身、得過且過的思想和行為都是同人民群眾期盼、同新時代新要求格格不入的。要教育和激勵廣大黨員、干部銳意進取、奮發(fā)有為,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穩(wěn)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上,用在破難題、克難關、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上。對敢抓敢管、真抓實干、勇于擔當?shù)母刹拷M織上要為他們加油鼓勁、撐腰壯膽,對尸位素餐、光說不練、熱衷于對實干者評頭論足甚至誣告陷害的人要嚴肅批評、嚴格問責,在全黨形成以擔當作為為榮、以消極無為為恥的濃厚氛圍。
《增強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2018年6月29日),《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184頁
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干部要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虛心向群眾學習,真心對群眾負責,熱心為群眾服務,誠心接受群眾監(jiān)督。要拜人民為師、向人民學習,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接地氣、通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解剖麻雀,發(fā)現(xiàn)典型,真正把群眾面臨的問題發(fā)現(xiàn)出來,把群眾的意見反映上來,把群眾創(chuàng)造的經驗總結出來。干部要懷著強烈的愛民、憂民、為民、惠民之心,心里要始終裝著父老鄉(xiāng)親,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想一想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場上,是不是有助于解決群眾的難題,是不是有利于增進人民福祉,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廣大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要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2019年3月1日),習近平《論黨的自我革命》,中央文獻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23年版,第268-269頁
群眾工作是我們的看家本領,我們黨靠群眾工作起家,同樣要靠群眾工作實現(xiàn)長期執(zhí)政。中央和國家機關居“廟堂”之高,容易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脫離一線,容易滋生官僚主義、衙門作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員、干部要堅持對上負責和對下負責的統(tǒng)一、讓黨中央放心和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統(tǒng)一、為了群眾和依靠群眾的統(tǒng)一,無論作決策還是抓工作、促落實,都要體現(xiàn)宗旨意識、人民立場,都要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在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9年7月9日),《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版,第145頁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說到底是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問題。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要站在群眾的立場上,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
在中央政治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2019年12月26日、27日),《人民日報》2019年12月28日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體現(xiàn)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自成立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zhàn)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
《堅持人民至上》(2020年5月22日),《求是》雜志2022年第20期
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來為民謀利。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yè)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堅持人民至上》(2020年5月22日),《求是》雜志2022年第20期
共產黨的干部要堅持當“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當成老百姓,不要做官當老爺,在這一點上,年輕干部從一開始就要想清楚,而且要終身牢記。年輕干部無論是立身處世還是從政干事,首先要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不斷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要拜人民為師,甘當小學生,特別要多交幾個能說心里話的基層朋友,這樣才有利于了解真實情況,才有利于把工作做好。要牢記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堅守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二〇二一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2021年3月1日),《人民日報》2021年3月2日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必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任何想把中國共產黨同中國人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的企圖,都是絕不會得逞的!九千五百多萬中國共產黨人不答應!十四億多中國人民也不答應!
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wěn)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chuàng)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發(fā)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著力解決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21年7月1日),《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23年版,第378-379頁
現(xiàn)在,一些領導干部做事動機并不那么純正,把干事和個人名利捆綁在一起。有的為了獲取升遷資本,重顯績輕潛績、重面子輕里子,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為了迎合上級、討領導歡心,熱衷于打造領導“可視范圍”內的項目工程,不怕群眾不滿意、就怕領導不注意。有的為了給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喜歡“做秀”而不是“做事”,熱衷于“造勢一時”而不是“造福一方”。有的有了一點成績,就伸手向組織要回報,如果三五年沒有動靜就覺得組織上虧待了他。大家一定要牢記創(chuàng)造業(yè)績的目的是為人民謀利益,真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為黨和人民干事創(chuàng)業(yè)上。
《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2022年3月1日),《求是》雜志2023年第13期
這些年來,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群眾觀念得到了強化,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干部疏遠群眾、脫離群眾,“跑上面多、跑基層少、與群眾遠”。有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嚴重,下去調研“坐著小車轉一轉,隔著玻璃看一看”,不了解民情民意。有的不愿和群眾打交道,怕同群眾接觸惹事上身、怕跟群眾交流脫不開身、怕為群眾辦事麻煩纏身。有的不會做群眾工作,同群眾搭不上話、坐不到一條板凳上去。有的霸氣十足、頤指氣使,對待群眾態(tài)度惡劣、言語囂張,等等。對這些問題,不能聽之任之,必須嚴肅查處,否則就會損害黨的威信和形象,侵蝕黨的執(zhí)政根基。
《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2022年3月1日),《求是》雜志2023年第13期
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首先要對群眾有感情,真正把自己當作群眾的一員、把群眾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我在贛州考察調研時去看了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紀念園,由衷感到當時中央蘇區(qū)黨群干群關系真是好,軍民真是一家親。我父親在陜甘邊區(qū)工作時也同群眾打成一片。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黨組織給我父親的鑒定中有這么一段話:“凡是關中的人民,無論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歡他。有一次,一位團長和他同道走路,見到每一家都對他表示親熱和歡迎,并且豐盛地招待他,很為驚奇和感動。在一個夏天,習仲勛走得疲倦了,就隨便睡到一家老鄉(xiāng)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親切地看著他,替他驅著蒼蠅!庇幸淮危晃秽l(xiāng)農會主席不慎扭傷了腳,痛得無法行走,我父親就背著他一直送回家里。還有一次,有位群眾家里娶兒媳婦,因為沒人會寫對聯(lián),就拿了紅紙來找我父親,我父親立刻給他們寫了五副對聯(lián)。毛澤東同志說我父親是“一個從群眾中走出來的群眾領袖”。這說明,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就會把我們當親人;我們真心實意關心群眾,群眾就會擁護和支持我們。
《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2022年3月1日),《求是》雜志2023年第13期
延安時期,黨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寫入黨章,強調共產黨“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要求黨的干部“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形成了“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局面。全黨同志要站穩(wěn)人民立場,踐行黨的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自覺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穿到各項工作之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讓現(xiàn)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和作風,弘揚延安精神》(2022年10月27日),《求是》雜志2022年第24期
黨的最大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要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穩(wěn)人民立場,厚植為民情懷,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guī)律,帶頭走好群眾路線,把心系群眾、情系百姓體現(xiàn)到履職盡責全過程各方面,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合理訴求,切實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難事辦妥。
在中央政治局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2023年12月21日、22日),《人民日報》2023年12月23日
我們黨強力反腐,糾“四風”樹新風,是為了贏得黨心民心。如果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怎么能得到人民群眾衷心擁護?必須持續(xù)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各級黨委特別是市縣黨委要把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任務常態(tài)化地抓,讓老百姓可感可及。
《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25年1月6日)
來源:《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